公司动态

羧甲基纤维素钠在洗涤液的作用是什么?添加量是多少?

2025-08-29

羧甲基纤维素钠(CMC-Na)在洗涤液(如洗衣液、多功能清洁剂等)中承担核心功能辅助角色,其作用与添加量需结合产品类型和配方需求动态调整,具体如下:


羧甲基纤维素钠(CMC-Na)首先具备抗再沉积作用,能显著提升清洁效能——其分子链上的羧基(-COO⁻)会通过静电吸附,将洗涤时剥离的油污颗粒(如皮脂、灰尘)包裹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,这种“污垢-聚合物”复合体带负电荷,与衣物表面同性相斥,可有效阻止污垢重新附着,尤其对白色织物防泛黄和彩色织物保色效果明显,实际应用中含CMC-Na的洗衣液洗后衣物“二次污染”概率可降低30%-50%,且多次洗涤后仍能保持面料原有色泽。其次是精准增稠功能,能优化使用体验,CMC-Na通过形成三维网状结构,可将洗涤液的黏度控制在500-2000 mPa·s(普通型)或2000-5000 mPa·s(浓缩型),确保产品“易挤压、不滴淌”,比如某品牌洗衣液通过0.8% CMC-Na与NaCl协同增稠,能使黏度从300 mPa·s提升至1200 mPa·s,同时保持良好流动性;且在-10℃至45℃范围内,CMC-Na能防止洗涤液因温度波动出现“高温变稀、低温凝固”,适合四季通用。再者是分散乳化作用,可稳定配方体系,对含硅油、香料、酶制剂等成分的复杂配方,CMC-Na能通过乳化将油相颗粒分散至1-5 μm粒径,避免分层或沉淀,例如在含2%硅油的洗衣液中,0.5% CMC-Na可使硅油分散均匀度提升70%;同时它还能通过吸附作用减缓蛋白酶、淀粉酶等活性成分的降解速度,某加酶洗衣液添加0.6% CMC-Na后,储存6个月的酶活保留率从60%提升至85%。另外,CMC-Na还能辅助去污、增强渗透力,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(如AES)复配时,可将表面张力降至30-35 mN/m(纯水为72 mN/m),促进洗涤液渗透至织物纤维内部,比如在含15% AES的洗衣液中,0.7% CMC-Na能使去污力提升18%(JB标准污布测试);同时它通过螯合钙镁离子(Ca²⁺、Mg²⁺)减少皂垢形成,在硬度为200 ppm的硬水中,含CMC-Na的洗涤液去污力损失比对照组降低50%。


在添加量方面,常规区间需根据产品类型调整,普通型洗衣液最常用0.5%-1.5%,例如某畅销品牌洗衣液添加0.8% CMC-Na,同时复配1% NaCl,实现黏度与去污力的平衡;浓缩型洗衣液因活性物浓度高,添加量通常为0.3%-1.0%,比如某浓缩洗衣液(活性物45%)仅添加0.6% CMC-Na,仍能保持黏度1800 mPa·s;特殊场景下,低泡洗衣液添加量为0.3%-0.6%(避免泡沫过多影响漂洗),儿童专用洗衣液则为0.2%-0.5%(降低刺激风险)。添加量还需遵循动态调整原则,从配方协同性来看,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(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)复配时,CMC-Na用量可减少20%-30%(因两者存在氢键协同效应),而含高分子聚合物(如聚丙烯酸钠)的配方中,用量需降低至0.3%-0.8%(避免过度交联导致凝胶化);从原料纯度来看,化妆品级CMC-Na(纯度≥99.5%)在洗涤液中可安全使用至2%,工业级产品(纯度≤95%)因杂质较多,建议控制在1.5%以下;从pH值环境来看,pH 6-8时CMC-Na的黏度保留率≥90%,若配方pH<5(如酸性洁厕液),需添加缓冲剂(如柠檬酸钠)或改用耐酸型CMC,否则黏度可能下降50%以上。


羧甲基纤维素钠|洗涤液|作用|添加量-Lude Chem


行业实践中有不少典型案例,比如高端护色洗衣液会添加1.2% CMC-Na + 0.3%聚丙烯酸钠,抗再沉积效果提升40%,同时通过微胶囊技术包裹香料,使留香时间延长至72小时;机洗专用低泡洗衣液则采用0.5% CMC-Na + 0.2%消泡剂(硅酮类),在保证去污力的同时,漂洗次数减少1-2次,节水20%。不过应用中也需注意风险控制,若添加量超过2%,可能导致泵头堵塞或衣物残留,可通过分步添加(先溶于温水再与其他成分混合)或复配低黏度纤维素(如羟乙基纤维素)缓解;另外CMC-Na溶液易滋生细菌,需添加0.1%-0.3%防腐剂(如苯氧乙醇),并控制生产环境菌落总数≤100 CFU/g。


法规与标准参考方面,中国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(2015版)》未设定CMC-Na的具体限量,但要求通过毒理学测试(如皮肤刺激性试验),工业用洗涤液需符合GB/T 13171-2023(洗衣液标准),需通过配方整体安全性评估间接约束;欧盟EC No 1223/2009法规要求CMC-Na通过SCCS安全评估,驻留类产品中浓度≤0.65%,淋洗类(如洗衣液)≤2%;美国FDA允许CMC-Na作为间接食品添加剂(21 CFR 172.872),日化产品中需符合GMP规范,标签需标注INCI名称(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)。


综上,CMC-Na在洗涤液中是功能性助剂而非核心成分,作用与添加量需遵循“精准匹配需求”原则:核心作用包括抗再沉积(关键)、增稠、分散乳化、稳定配方;推荐用量为普通洗衣液0.5%-1.5%,浓缩型0.3%-1.0%,特殊场景需动态调整;实践中建议通过小试(500 mL批次)验证黏度、去污力、稳定性,结合毒理学测试确保安全性,最终实现“性能-成本-合规”的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