羧甲基纤维素钠(CMC)在造纸各工序的指标要求,因工序功能不同差异显著,核心是围绕 “吸附留着、成膜抗水、分散兼容” 等需求匹配指标。
先明确关键指标含义:取代度(DS,影响水溶性、吸附性,范围 0.2-1.5)、黏度(2% 水溶液黏度,影响流动性、成膜性)、纯度(灰分、盐含量,影响兼容性)、白度(影响纸页外观)、pH 值(影响设备与纸浆稳定,通常 6-8)。
制浆工序侧重纤维结合与填料留着,DS 需 0.6-0.9(中低,吸附性强,易结合纤维与填料),黏度 500-1500mPa・s(中低,平衡吸附与纸浆脱水),灰分≤8%(宽松,杂质不影响内部性能),白度≥80%(低要求,不影响成品外观)。
抄纸工序侧重纸料流变性与脱水,DS0.7-1.0(中,平衡吸附细小纤维与纸料流动),黏度 300-1000mPa・s(低中,优化流动防絮聚),pH6.5-7.5(中性,防设备腐蚀与纸浆不稳),分散性需中等(快速溶解无团聚,避免纸页瑕疵)。
表面施胶工序核心是成膜、抗水与表面强度,DS0.8-1.2(中高,水溶性好、成膜致密),黏度 1000-3000mPa・s(中等,防施胶液渗透或涂布不均),白度≥90%(高要求,直接影响纸页表面外观),灰分≤5%(低,防膜出现斑点),成膜需连续柔韧(防折叠开裂、阻水分渗透)。
涂布工序侧重颜料分散与涂层黏合,DS0.9-1.4(高,分散性最优,防颜料团聚),黏度 100-800mPa・s(低,保证涂料流动性,便于均匀涂布),灰分≤3%(极低,防影响涂层光泽与印刷),盐含量≤1%(低,防破坏分散性与附着力),还需与 PVA 等黏合剂兼容(防涂料分层)。
核心差异可总结为三点:
DS 从制浆 / 抄纸的中低(0.6-1.0),到表面施胶 / 涂布的中高(0.8-1.4);
黏度按需调整,涂布最低(100-800mPa・s)、表面施胶中等(1000-3000mPa・s)、制浆 / 抄纸中低(300-1500mPa・s);
纯度上,表面工序(施胶 / 涂布)对白度(≥90%)、灰分(≤5%/≤3%)要求远高于内部工序(制浆 / 抄纸,白度≥80%、灰分≤8%)。
实际选 CMC 时,制浆 / 抄纸优先中低 DS、中低黏度、普通纯度产品;表面施胶重点看中高 DS、中等黏度、高白度、低灰分;涂布需选高 DS、低黏度、极低灰分、低盐且与黏合剂兼容的类型。